新媒体

最美理工·人物│杨旭锋:我欲凌绝顶,览众山皆小

作者:刘思梅   来源:新媒体中心   时间:2024年04月26日 22:22
新闻中心 湖南理工学院 2024-04-25 23:11

 640.jpg

古人有言,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怎样的人能称作“有志者”呢?

小鲤认为,

国奖获得者杨旭锋,

堪当其称。

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感受他“登攀”过程中的力量吧!


01

人物介绍

  640 (1).jpg

姓名:杨旭锋

年级:2021级

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02

所获荣誉

1.获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


2.获202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3.获第四届“华灼杯”高校化妆品产品设计与创新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4.获第十一届“文科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国家级优胜奖;


5.获第九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国家级入围;


6.获米兰设计周设计竞赛湖南校区二等奖;


7.获湖南省第四届风景园林学科竞赛三等奖;


8.获湖南省第三届风景园林学科竞赛三等奖;


9.获三亚南山大学生园林设计竞赛省级入围;


10.获岳阳市第六届“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


11.获湖南理工学院2023年风景园林学科竞赛三等奖;


12.获湖南理工学院2023年度“学风优良班级”荣誉称号;


13.获湖南理工学院2023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14.获湖南理工学院2022-2023年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15.获湖南理工学院2022年风景园林学科竞赛三等奖;


16.获湖南理工学院2022年“学习20大,强国有青年”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


17.获湖南理工学院2021-2022年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18.获湖南理工学院2021年度“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校级二等奖;


19.获湖南理工学院2021年度新生军训“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20.获湖南理工学院第十七届寝室文化节“寝室风采展示大赛”优胜奖;


21.获湖南理工学院第十届青年艺术节花漾舞蹈一等奖;


22.获美术与设计学院“挑战杯”2022年度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


23.获美术与设计学院2022年度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一等奖;


24.获美术与设计学院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25.获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年度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二等奖;


26.获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年度“优秀寝室”荣誉称号;


27.获美术与设计学院“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


28.获美术与设计学院寝室文化节“寝室风采展示大赛”二等奖;


29.获美术与设计学院寝室文化节“寝室形象设计大赛”二等奖;


30.获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手册知识竞赛”三等奖;


31.获美术与设计学院心理健康室取名二等奖。

“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

优秀的人总是努力翻山越岭。”

正是因为杨旭锋的日夜拼搏,

才造就了他众多耀眼的成果。

接下来,

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

聆听他奋斗过程的点点滴滴。

03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640 (2).jpg

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对于专业学习,杨旭锋有自己的节奏和方法。综合平均高达93.2分的专业课成绩的取得,始终离不开他的科学计划和不懈努力。这具体体现在他学习日常的分分秒秒。


每次上课,他都会早早赶到,坐在最前排,认真做笔记,积极与老师互动,让自己时刻保持思考状态,以便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课下,他会积极寻找资源加深自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除了到图书馆查阅专业书籍外,他自己也额外购置了许多专业相关书籍,用以拓展所学知识,并结合课堂笔记对其进行整理。如果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也会通过联系老师,积极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问题。他努力利用着一切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不断精进自身专业能力。大学生活三年,图书馆早已成为了他的另一个家。每个夜晚,当图书馆的同学一个个离开时,他依旧能保持极高的专注力坚守在座位上学习,直到图书馆关灯才匆匆赶回寝室。


除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研习,杨旭锋还会花时间去参加专业竞赛,以深入理解并应用专业知识。大一开始,杨旭锋就组织同学参加了米兰设计周设计竞赛与海南崖州湾作品征集,但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对竞赛的把控不足,即使熬夜做图与修改,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他和他的团队最终也没能获得很好的成绩。但杨旭锋并没有轻言放弃。在总结和分析了⼤⼀参加⽐赛的失败经验后,他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于是在大二,他又报名参加了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大赛。也正是因为有了前面比赛的经验,他学会了如何减少团队合作比赛可能出现的冲突,他开始主动与队员沟通,每周都会组织队员开会,互相汇报进度并商讨最近的一些新想法,从而使作品更加完善。虽然在这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队员不敢发言、队员之间灵感矛盾等,但由于他始终相信,“正因为有能力跨越,这个考验才会降临”,所以他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经过三个月的磨合,团队队员之间终于越来越默契,这也让他更深刻体会到,做竞赛不仅考验个人能力,还考验着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沟通能力。虽然最终比赛结果并不如意,他们最后还是没能进入复赛,但相比上一年,他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了比比赛结果更珍贵的人生体验。


没有谁能一帆风顺,想到达彼岸唯有迎风而行。杨旭锋便是这愈挫愈勇的前行者。他那日日夜夜的奋斗,那一次次的尝试、倒下、爬起,终会在某一天闪出金子般的光芒。

04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640 (3).jpg

“知识永远不是片面且单向的二维生物,它绝对是发散与联结的”,这是杨旭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也正因如此,他始终以拓展学习面为目的,积极与不同学校、不同学院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与其他学院联合参加竞赛,以求在合作中积累更多学习经验。“在化工那,我学到了统筹安排与团队协作;在建筑那,我学到了精确计算与数据支撑;在风景园林那,我学到了环境构成与自然搭配。”他通过借鉴不同专业的学习思维,刷新对本专业的认知,从而不断提升着自己学习本专业的能力。


除了关注各学校学院间的交流合作,在相关社会工作领域他也进行了一番实践。


大二时,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他开始在学校附近的工作室实习,了解社会对于本专业的真正需求,并通过亲身实践积累行业经验。从最开始的连预算都不会把控,到后面能独自跟进项目,他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飞跃。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利用奖助学金独自外出考察,包括考察各式园林、参加专业设计展、参观实地项目、参加设计讲座等,学习了专业前沿知识,学会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在丰富自己眼界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杨旭锋看来,这样的投入是十分值得的,因为他始终认为:“只有把握现如今设计师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大众需要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转换角度进行设计。”


除了自我学习,杨旭锋也从不吝于将自己的所学与他人分享。在日常生活中,他常常会把自己经历所获得的感悟记录下来,但通过自媒体平台向大众分享经验这个念头的产生,还要追溯到他大二的一次经历。大二时,杨旭锋同老师参加论文项目,老师安排他去平江考察,调研平江现存的明、清代建筑。在深入了解之后,当地建筑与村民之间联结的情感与记忆将他深深打动,回家之后他就着手创建了公众号与小红书账号,以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发布了“羊伍六子”公众号的第一篇考察文章《深山中的瑰宝》后,借着这个契机,他利用兼职与奖助学金外出游历,经过了柳州、上海、苏州、北京、大连、威海等诸多城市,为自己的分享积累了更多素材。他通过“环境设计”的视角,将专业知识与游历相结合,在谈自己的感受同时输出专业知识,受到了许多同学的关注,让建筑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实践出真知”,杨旭锋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这句话。只有不断地全面拓宽自我,在践行的过程中不断领悟,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05

勤勤恳恳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640 (4).jpg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除了重视专业领域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他也十分认真踏实,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认可。这在他所组织的活动中有着很好的体现。大学几年,他曾多次参与组织学校和学院中的多项活动,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生才艺大赛、寝室文化节风采展示大赛等这种大型活动,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活动,他都能尽职尽责完成,并努力把自己的职责做到极致。在负责大型活动时,他通常会早早抵达现场并且与其他同学一起布置现场,仔细检查并核对比赛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一遍遍修改主持稿,一遍遍练习主持,直到自己和老师同学满意为止……这样认真的工作态度也许正是使他前进的道路坚实而稳固的重要原因。


对于班级上的工作,杨旭峰同样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要求自己。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他会积极统筹班级卫生的打扫,协助班干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认真配合学院劳动教育的工作,任劳任怨,努力引导班上同学一起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


“我认为‘每一项事业,无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因此只要我还在岗位上一天,我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勤恳做人,踏实做事,是杨旭锋为人处世的准则。唯勤恳方能修身,唯踏实方能致远。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榜样问答


问:看到你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你是怎么具体解决的呢?     

答:首先对于竞赛来说,我觉得确定合理的时间安排与步骤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队员时间不够、队员进度赶不到而产生的。所以首先我认为做有时间要求的竞赛类项目时,一定要在提前一至二周给指导老师调整时间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安排。最好是大家一起商量确定好时间和分工,这样有助于组长布局。其次就是要按部就班一个一个步骤去进行,然后按步骤去排查,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我们犯过的“大框架逻辑矛盾”的错误。最后就是要和队友多沟通,我们有过因为交流较少而导致一些事情串联不上的情况,我认为最好是一周一次共享进度和经验。

  微信图片_20240510221622.png

问:对于考研和直接就业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方向,你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吗?

答:对于想考研的学弟学妹,我认为寒暑假是非常适合弯道超车的时机,建议可以自学或者报班提升应考方面的能力。平时的话可以挤出一些时间复盘与练习,特别是英语,可以每天安排一些单词任务。对于着重就业的学弟学妹,我认为提升专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趁假期去实习或者学习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提前了解自己所在的行业并且积累经验。但是这些事情最好大体只占用放假的1/3或2/3的时间,更多的时间我还是建议学弟学妹们能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超越别人不能只靠寒暑假的弯道超车,而更要靠平时一点点的积累。也不要因为别人内卷而焦虑,只是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而已。


  640 (5).jpg

榜样寄语: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即使道路崎岖,

即使长路漫漫,

我们都要怀揣着最初的梦想,

一步一脚印,

“把生活变成幻想,

再把幻想变为现实”。

顶峰的风景,

远比你想象的要震撼。

本期的最美理工就到这里,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期采访吧!


  • 附件【640 (1).jpg】已下载
  • 附件【640 (3).jpg】已下载
  • 附件【640 (2).jpg】已下载
  • 附件【640 (4).jpg】已下载
  • 附件【640 (5).jpg】已下载
  • 附件【640.jpg】已下载
  • 附件【微信图片_20240510221622.png】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