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最美理工·专访】一清:五经勤向窗前读

作者:李宜霞 田夏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0年06月13日 17:47

胖嘟嘟的小脸、红艳艳的棉袄、喜滋滋的神态,作为“中国梦”公益广告中的可爱形象,“梦娃”焕发着浓郁的“中国气息”,让人们见之可亲,观之可爱,已潜移默化地根植大众心中。更让大家所熟知的那首为中国“梦娃”所配的《中国梦,我的梦》小诗,精彩而温馨,让我们对中国梦有了更加丰富的联想与认知。全诗11行,81字,透着大爱,透着情怀,赋予了“梦娃”鲜活的生命力,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诗的魄力。

一清,原名谢柳清。文化学者、中国名博沙龙主席、中国网络电视台公益广告艺术委员会艺术总监、中宣部“中国梦,我的梦”系列公益宣传诗词作者、《环球财经》杂志编委。6月5日,时隔40余年,校友一清回到母校,回忆当年在校学习生活场景、畅谈人生经历、品味人生百态、分享读书之趣、讲述与“梦娃”有关的故事,话题广博,谈笑风生。

“中国梦·我的梦”公益广告

文化学者、中宣部“中国梦”宣传诗词创作者一清(左一)接受采访

 

记者:您是1977年参加高考来到南湖畔求学读书的,作为77级学子您记忆中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呢?

一清:我们这一届有些特别,本来应该在学校读满三年的,但由于当时社会急需师资,我们在校的学习时间就只有短暂的2年半了。1977级的学生是次年的3月份入学,1980年的10月份就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记忆中的校园很小,但因毗邻南湖,赶山在目,景色秀美,为此我写过《南湖赞》系列文章,在当时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作为配乐散文播诵。那时的教学区也很小,招收的学生不多,就在希望门的东院那一片。希望门也不是当时就有的,是我们毕业十年回校时同学们凑钱修建的。那时的生活区就在北院这一片。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与青春沾边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更不要说承载着我们青春岁月的书声校园,那蓝蓝的湖水至今还印象深刻。

记者:离校40年,重回母校有什么样的感触?

一清:这次重回母校,感觉校园变大了、景观精致了、环境优美了,可以说是一所美丽且精致的大学。这和当年我们在这里读书时候的规模完全不同了,有种天翻地覆的感觉,很难找到当年的痕迹了。四十年,学校的发展,也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感谢一代又一代学校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现代化的美丽大学。虽然离校多年,但也时常关心学校的发展,了解到母校一本招生、“创大申博”、举办省大运会等一系列的“大动作”“大手笔”,为此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1977年,一清传奇色彩的高考作文全文


记者:听说您1977年高考作文拿到了满分,您能和我们说一说吗?

一清:当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心中有话向党说》。说起来我的这篇作文还是有些故事的。作文最初被认为是“表达不满”而被判为零分,但阅卷结束后有老师提出异议,认为这样判零分对学生不公。“异议”引起的关注迅速扩大,省、地招考中心了解情况后,召集了全部阅卷教师聚集在大礼堂共同审阅,由一位女教师在台上朗读。或许是在座教师当时普遍性地在“臭老九”的帽子下有着说不尽屈意的缘故,我用自己的人生际遇所发出的倾诉,引起了全体教师的共鸣。十年浩劫给这些老师造成了很多伤痛,竟然有学生在高考作文中能够大胆提及,为“臭老九”鸣不平,且呼唤之声直抵心臆。台上,朗诵着的老师泪流满面,台下听诵的老师早已泪湿眶,巨大的感情潮水此刻形成一种力量,这力量难以掩饰,而它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集体将这篇文章从零分改为满分。放在现在来看这个文章,也许没有多大的冲击力量,但这是历史的产物。文章以“ao”为韵脚,一韵到底,全文888字一气呵成,这可能与我少年时期阅读、背诵《红楼梦》有些关联。一篇作文从零分到满分,确实是有些大跨度,它改写了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也刻录了恢复高考、解放思想一段特殊的历史。在2007年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纪念时,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风声雨声读书声》讲述了这一段往事;这故事也同样进入了央视所制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主剧情,可见几十年前发生在我的母校校园里的故事,它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记载的是一段思想开放的典型历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教学区远景图,现为学校东院。


记者:在校读书时,有没有您印象深刻的老师呢?

一清:我们在校读书那会儿中文系还叫中文科。中文科里有位讲授《现代文学》的王宗萍老师至今印象深刻。王老师是长沙人,她和蔼可亲,对学生很关心,理解和善待学生。她每次上课都认真备课,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设置清晰,教学设计也恰到好处,给人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体会,让全班同学进入了学习现代文学的良好氛围,现在回想当时的课堂,还是记忆犹新。文艺理论学李凌烟老师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李老师言谈举止幽默,写得一手好粉笔字,文学功底很是深厚。他的讲课很受同学们欢迎,有一种审美般的愉悦。还有一位讲授《古典文学》的周光廓老师也印象深刻,记得临近期末考试,很多同学去询问周老师相关的考试重点,周老师大手一挥毫不通情地说:“没有考试的重点,全部都要考”。要知道,《古典文学》我们是用的湖南师范学院的版本,是白皮书的那一种,分上中下三册,厚着哩。很多同学并没有认真读完,我却认认真真把三本书全部背下来了,用以应对考试。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周老师的严格要求,20多岁背下来的东西就会记住一辈子。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成为我日后创作的底气和源头。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还有一位我印象深刻的老师,也是在历史领域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李达钰先生,他对我特别的好,经常鼓励我,我们也时常谈一些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我特别想找个机会向李老师表达感谢与敬意。

一清来到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与毕业季的学弟学妹们交流。


记者:想问问您最近在读什么书籍?听说您还特意去母校图书馆参观了,您感觉如何?

一清:疫情期间,宅在家的时间特长,难得有如此集中的时间,系统读书。我把读过了的《二十四史》重新阅读,角度不同了,心态不同了,收获自然比第一次阅读更多。《二十四史》是部卷帙浩繁的中国历史典籍,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明崇祯十七年长达4000多年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内容。看书要下足功夫,也要古为今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以史为鉴,看书的目的就达到了。听说母校现在的图书馆很现代化,我还特意去了图书馆看了看。学校图书馆很新,馆藏丰富,服务理念也很先进,功能完备,学生在馆时间、阅读书籍、借阅排行等相关信息统计很科学、专业。我还认真地请教了图书馆馆长邓彦老师,从与她不长的交谈中,可知这位馆长相当敬业,专业素养让人心生敬意。我详细询问了学生主要借阅的书籍类型,邓老师表示,根据图书馆统计,学生们还是以专业性、实用性书籍为主,借阅哲学、历史等基础理论的书籍显得少一些,这可能反映了当下理工院校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不能仅仅低头看路,也要学会仰望星空。我真诚地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能利用好湖南理工学院丰富的藏书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静心读书、专心科研,为未来生活做好扎实的学业准备。

一清在“中国梦·我的梦”公益广告前拍照留念


记者:毕业后,您担任过《新湘评论》编辑、湖南多家出版社社长,还供职于大鹏证券任副总裁,创办了中国名博沙龙。您一直说需要提升自己的眼界,才能更好的成长,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您对母校学子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一清:从母校毕业那会儿,我在岳阳师范任了几年教职。于1984年调至湖南省委宣传部,任《新湘评论》的编辑、记者,这段时间的职业经历,拓展了观察视野与思维方式。三年后,我调至《美育》杂志,任主编,1998年至2003年,我先后在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任社长。在2003年初,我南下深圳,加入了大鹏证券集团任副总裁,不久,集团因为多方原因宣布破产,这于我可不是件好事,这样说吧,我过去所做的一切,因此被残酷地格式化——归零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006年始,网络博客兴起,这是我的强项,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我在凤凰网开了个博客,写了不少的文化大历史方面的文章,颇受欢迎,那段时间在凤凰网每天的浏览量有300万之多,一时成为网上红人。经过几年网上耕耘,集聚了人气,2009年,我领头创办了中国名博沙龙,以“建设性、责任感”为行为规范,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鼓劲、加油,获得了中宣部等多个国家权威部门的支持。现在,中国名博沙龙已有成员近200人,涵盖了国内各个主要网站的名家、名嘴和名博。

经历了这么多,我深深地感到,什么时候都不要自暴自弃,即使再大的困难,抬起头就是天,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青年学子们尤其要打开眼界,拓展思维,要学会往高处站,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触类旁通,才能在学术“棋盘”上连成大片。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在学校开阔眼界,显然有助于进入社会后形成人生大格局。青年学子要多阅读经典,从经典中思考,从经典中求知,开拓眼界、学会思考。除了多阅读,还需要多听校园里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在讲座中吸收学界的新理论、获取新信息,这是与新资讯、与名师名家对话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记者:您可以和我们分享了一下为“梦娃”配诗的故事吗?

一清:好的,与“梦娃”相遇是偶然中的必然机会,而这首大家所广为知悉的“中国梦,我的梦”是看完“梦娃”泥人彩塑后现场一气呵成的。这样萌态可爱、充满乡土气息的红衣小女孩彩塑在我脑中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让人联想到她就是补天的女娲,她就是夸父追日的梦想……很快一首小诗自然地浮现出来:

始信泥土有芬芳,

转眼捏成这般模样。

你是女娲托生的精灵,

你是夸父追日的梦想。

让我轻轻走过你的眼前,

沐浴着你童真的目光;

让我牵手与你同行,

小脚丫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呵,中国!

我的梦,梦正香……

记者:听完您为“梦娃”即兴配诗的故事,感觉多读书,多积累真的很重要,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读书的好方法吗?

一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读书首先要找到兴趣点,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无论是自己读书还是指导别人读书,首要之义是培养兴趣,激发兴趣,找到了兴趣点,才能读得深、读得香。读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方法,打好坚实的基础,“盈科而后进”;要量力而行,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知识水准而付出行动,不可盲目求多;要经常温习,巩固已有知识水平,做到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读书还要熟读精思,“熟读”方可成诵,“精思”在于思辨,熟读精思要求读者将记忆与思维结合起来。不能仅仅为了储存、牢记知识,而是转化应用知识。要自带疑问去阅读,把“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提升阅读兴趣、学习热情。

最后,一清老师送给湖南理工学子一句话,青年大学生要拥有大情怀,大格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一清·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