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一学院一特色】经管学院:践行做事文化,推进内涵建设

作者:张星雨 莫寒霜 蒲小云 陈祺 刘璋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19年05月20日 08:57

教授、副教授担任班主任,每学年100%为本科生上课,新进教师导师制实现100%全覆盖;

湖南岳阳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港口经济研究中心、岳阳发展推动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研究所,一批产教融合平台逐步建立;

推行教师教研室、实验室值班制度,学生能定时定点找到相应的老师指导学业,学生斩获2018“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经管学院三年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我们大力倡导‘做事文化、成事精神’,本着实干兴院的理念,全院上下埋头苦干,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院的进步。”谈起经管学院近两年的发展,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徐四星颇有感触地说。


想在前面,谋划长远发展目标

走进经管学院,“经世致用、管人悟道”的院训赫然在目。

对比2016年和2018年,短短两年时间,经管学院的发展令人瞩目:

2016年,学院获纵向项目省级以上项目6项,横向项目9项,实际进校经费50万元;

2018年,学院获纵向项目38项,其中国家社科1项,省部级课题14项,发表C刊11篇,出版专著2部,5篇研究成果刊发在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省社科院内刊和《湖南工作》上,全年获得横向科研项目19项,进校经费553.8万元。

经管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姿态,数据可以直观地显现。

本着“实干兴院”的做事精神,经管学院领导班子不断搜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进行项目研究、加强服务地方力度,带领学院、老师和同学们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改革春天”,用经管人的话说就是:“干成了有人认为干不成的事。”

在经管学院的会议中,反反复复被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做事文化”和“成事精神”。

“做事文化”和“成事精神”在经管学院如何落地?他们的回答是:班子带头干,党员冲在前!

“田院长,你们还没下班啊?”

正埋首整理文件的副院长田小勇抬头一笑,“是啊,还有些工作需要马上落实呢,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

经管学院新班子自2017年组建以来,加班就是常事,“5+2”“白+黑”成为常态,只为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巨大的工作量。2018级学生陈依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见证了他们的辛劳,“我们晚自习是八点四十结束,那个时候,三楼办公室的灯还都开着。”


践行“做事文化”,经管学院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起了现代化的网络课程教室。


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学院将“制度化”落到实处。

为保持全学院廉洁自律的风气,班子成员商议建立“一岗双责”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遵守党章党纪党规,从制度上保证班子成员及有关人员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班子成员在引领发展、推动工作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起着示范带动作用。学院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班子成员平时重视相互之间的谈心沟通,在各种问题上能坦率地交换意见,坚持集体议事、民主决策,形成了和谐稳定的团队氛围。他们干劲十足,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为师生树立了榜样。

为扎实推进基层工作,学院积极开展“导航工程”、“双引工程”与“牵手工程”。学院建立3个学生支部,9个学生党小组,加强基层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树立党员责任意识,让党员起到带头作用。

学院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好学院的核心推动力,构建了党建引领、党政分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党总支成员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做到同等重视、统筹安排。

作为全校最大的学院,大而不强始终是经管学院发展道路上的巨大壁垒。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不仅仅是大院,更要成为强院。”徐四星说。

2016年,学院班子成员换届后,学院定下目标:带领全院师生,振奋精神,务实进取,开拓创新,促进学科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他们喊出口号,立志做到:人才培养有特色,拥有较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能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服务,成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智库服务的重要基地,为学校建设成为“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贡献应有的力量。

言出,行至。为确保目标落地,两年多来,学院合力向目标进取。2018年5月31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同年,学校与岳阳市委联合成立的湖南岳阳乡村发展研究中心,设在经管学院。基于岳阳市的乡村发展现状,融入专业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副院长邓正华劳心劳力,全权负责。现已完成建章立制、4期简报和征文发布工作,中心设立的17项重点科研课题,其中经管学院便承担了6项,且已取得了初步科研成果,研究中心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为推动岳阳经济与学院科研服务双发展,副院长田小勇在与临港新区合作建立的港口研究中心的相关项目中付出诸多心血。

目前,经管学院科研平台已经达到6个:湖南省港口经济研究中心、湖南岳阳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研究所、旅游与文化产业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平台为经管学院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在深处,凝聚师生发展共识

“今天下午两点,在会议室召开学习两会精神的会议,大家不要忘记啦!”

“放心吧,我们都记着呢!”

八栋三楼的走廊里,党总支书记王淑霞的提醒声响起,每月定期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即将再一次开始。

能读千赋别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学习理论,然后投入实践,经管学院将学习常态化。

学院探索将党建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教学中融入全过程育人理念。党总支全面服务教学,为入党积极分子组织了6次专题党课,每月定期开展教师、学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课程思政,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统一采用“马工程”教材,建设了10堂经济学“特色示范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融入课堂。

一起学,增强凝聚力;带头学,提高向心力。

按照“班子带头学,教工深入学,学生认真学”的思路,学院制定了学院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计划,每月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与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及时传达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决议和指示,并在学习中探索办学新路子,切实把教职工思想统一到学院发展上来。

按照学校“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的要求,经管学院把每月第一周星期二下午定为主题党日活动日,确保党日活动月月有主题,期期有回音。从学习“习近平系列思想”,到研讨“十九大报告”,从在毕业生党员进行“把信仰装进行囊,党章伴我远行”的爱党爱校教育活动,到邀请专业教师为学院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经管学院让学习融入各项活动。

学做互进、知行合一。经管学院把组织师生学习既当成是理论教育的契机,更是专业精进的机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经管学院班子提出要坚持发展为要,把内涵发展作为学院立身之本;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讲话精神,学院马上组织教师结合学科专业建设,投身岳阳经开区“幸福屋场”建设;

学习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积极响应“四个回归”,强化教书育人中的“一本意识”;

……

每一次学习都有感悟,每一次感悟都有行动。围绕“建设学科专业有特色、在省内外有影响的经管类学院”这个目标,从2016年经管学院班子换届以来,学院实现了“跨栏式”发展: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旅游管理和会计专业硕士3个学位授权点,为学院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18年湖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会计”专业名列全省第五位。

“事实证明,只有将理论学习融入发展实践,队伍才有活力,事业才有未来。”徐四星如是说。


走进内心,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咚咚咚。”

“麻烦开一下门,我们是大三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你们最近的情况。”温柔的声音响起。

9月,一张张朝气蓬勃进校,“快乐的大学”成为他们对大学的最初认知。晚上,几位教师分别带着高年级党员学生,敲响了一个又一个宿舍的大门。

悉心询问新生最近的学习乃至生活上的难题,面面俱到,之后又和她们了谈起人生,这群起初被新生界定为“不速之客”的师生党员,循序渐进地引导新生,让她们真正理解什么是大学。

“她们都很温柔很亲切,其中一位老师甚至还跟我们开玩笑地问我们,军训时候晒黑的脸现在养回来一点没有。”2018级学生朱熹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清楚地记得那些至今还弄不清姓名的老师和学姐脸上温和的笑容。

这是“牵手迎新·经管学院师生党员走访新生寝室”专题活动的剪影。

为推进学院发展,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在“导航工程”、“双引工程”与“牵手工程”的基础之上,2018年,经管学院又创新建立了“三联系”制度,即学院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联系新生寝室等制度。

“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淑霞说。在该院,上至院长、书记,下至辅导员,这一共识成为大家工作的基本原则。


思政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是经管学院学生前往社区慰问老人前合影。


全员育人理念的落实,重在发挥教师的作用。在经管学院,教授、博士全部担任了班主任,经常深入宿舍、教室和实验室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作为突破口,主动承担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教师自发开展的“慕铭而来”等思想政治特色活动,深受学生认可。旨在提升学生专业阅读和实践能力的“书影随行”项目获得学校“一学院一品牌”学风建设立项。2018年考研录取38人,比2016年增长多达300%。

“看书少,耐心少,是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书影随行”项目负责教师胡颖道,“我们就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乐学’、‘好学’。”推荐书目、拓展学生阅读范围;对话“学霸”,攻克学生“学难”堡垒。在学风建设中,该项目旨在通过组织指导学生读书、科研、学科竞赛、商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刻苦读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为提升项目效果,学院组织“品书通史,互享心声”读书交流活动,活动开展学生专业论文比赛,举办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会,召开学生考研经验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多类别的学科竞赛。

“我们学院是立志做到每部手机都有‘学习强国’APP呀!”2017级学生余海丽拿出手机玩笑道,“每次点开都能学到不少新知识。”

学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立体化”教育,把平面教学手段和单向“注入式”教学方式,拓展为立体的、多向的、互动的教学手段,授课地点也由“教室”转向“互联网”实践中。

据统计,2018年学院发展学生党员51人,转正42人,按计划组织145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总支书记、支部书记积极参加学校党建工作培训,业务素质不断提升。

一招变,全局活。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学院学风建设的好转,全院学生在学业预警中受到红色预警的只有12人。2017-2018年度,学生共获得了35个国家级荣誉、63个省级荣誉、12个市级荣誉、980个校级荣誉、673个院级荣誉。


冲在一线,深化培养模式改革

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年获批教改课题5项;

注重实战培养专业技能,拓展各专业校外实习基地12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1项,省级立项2项,校级立项9项;

……

2018年,学院成绩斐然。学院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教学改革,让学生回归读书学习常识,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分,让教育回归人才培养初心,让办学回归一流本科梦想。

2018年经管学院组织了26人次博士招聘考核,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成功签约博士5名、引进4名,硕士引进2名。现有博士24人,博士占专任教师比32.43%;申报双师型教师46人,占专任教师的63.9%,学院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打造一批“金课”,是全学院教师努力的方向。


曾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的青年骨干教师王俊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任何东西都能为我所用,讲课也是如此。” 曾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的青年骨干教师王俊,拿他喜欢的武侠小说与授课作比,“知识的互通就相当于门派的互通,因为将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串起来就是一个体系。”

一门课程反复教授,有新也有旧。“即使一门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门,但我同样可以与生活互动。”他将“通识教育、终身教育”视为自己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他反对死记硬背,强调融会贯通,小说、电影都可以是他融合专业、传播知识的媒介。平衡优差生,他采取提问法,尽力平衡到每一位学生,做到学生有问他必答,课堂自由,学生乐学。“课堂也要讲求可持续发展啊。”在他看来,学生感兴趣的、能吸取知识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学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突出“改教学为导学”的新观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团队建设等为依托,把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最新教学内容、优秀教学成果整合到教材和课程体系中。不仅是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学院在考核方式上也逐步进行改革,卷面成绩不再是考核学生所学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力考核为中心,采取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经管学院注重“以赛促学”,主办企业沙盘模拟、旅游综合技能大赛、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正大杯”市场营销大赛、财务大数据应用能力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创青春”、“挑战杯”等相关学术科技大赛。学院一改传统的课堂上发现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正面迎接挑战。

“我想做你们的商品代理。”彼时,朱孝天还是经管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名大二的学生,她向澳大利亚很多大型品牌供应商提出这样的合作意向,带着初出茅庐的雄心壮志和全学院教师的鼓励支持。

《澳洲挑夫——不仅仅是海淘》项目,在2018年“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国家斩获银奖,在易宇飞、易翠枝两位老师指导下,这支名为“澳洲挑夫”的团队抓住了湖南省尚未有一个跨境电商的机遇,积极洽谈,促成合作,项目主打中澳商品进出口贸易的跨境免税平台,主要贩卖母婴产品销售及服务,此外还包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护肤品、保健品和健康家居产品等一百多个品牌、三千多种产品。

“学以致用,以赛促学,将创业、比赛的经历看作是自己学习的一部分。”这支团队用行动将学院促进人才培养的精神真正落实。


教学循循善诱,指导春风化雨,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活动中,易翠枝老师总是身先士卒。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等3项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85项校级奖项,2018全年,经管学院学生共获得学科竞赛各类奖项109项,多项比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大幅超额完成了学校“创大申博13号令”中下达的“1个国家级奖项、14个省级奖项”的任务。

经管学院以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课题为立足点,建立“导师制”“朋辈制”创新创业学习小组与科研小组,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科研工作的开展。田小勇、易翠枝等班子成员,更是带头指导学生。高小玲、杨继莲指导学生获2017年“正大杯”营销策划大赛第三名;林鑫驰等同学在导师田小勇指导下完成的《湖南省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项目,荣获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在洞庭湖区域,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经营主体,同时洞庭湖区水稻种植业家庭农场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邓正华热切希望各级政府适当增加政策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有关保障机制,让洞庭湖区稻农放心“种”、百姓安心“吃”。

有学生拥有同样的感触,于是,师生一拍即合,团队应运而生。

“近年来,水稻种植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粮食收购价格走低双重挤压,洞庭湖区水稻种植业家庭农场种粮积极性有所降低,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水稻种植灾害保险、资金分配等措施。”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关于扶持洞庭湖区水稻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调查与建议》出世,目前已在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情要报》刊发。这支师生团队从建设粮食品牌、培育粮食加工企业、完善要素支持政策、发展粮食生产服务业和优化政策服务等方面系统提出扶持洞庭湖区水稻种植业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与带领下,结合自身专业,积极参与导师专项课题与实践,参加各类大型专业赛事,不仅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创业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科研和创新创业的项目成果,同时也以学生活动的思想性与学习性学院学风建设,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发展。

“学院里的所有教师都非常支持我们搞比赛,整个学院‘奋发向上、齐头并进’的学风,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家一起努力。”15级人力资源专业的朱彬彬,在经管学院学风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下,凭借团队和自身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果。“引力场”项目在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凯美居——植物床垫行业引领者”项目在第四届 “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这是我校获得的第一个“互联网+”国家级奖项。

在比赛的前期,他辗转于各个老师的办公室,寻求不同的意见,“书记、院长、各个专业老师,他们不论多忙,都能做到有问必答,我们的田小勇副院长甚至在同阶段指导了50多名学生!”

经管学院认真落实“以本为本”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制定了《经管学院关于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细则》,按照“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主动对接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从加强教研活动入手,强化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2018年公布的湖南省本科会计专业综合评价结果全省排名第5;

获批湖南省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获得省级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省级教研教改项目1项,校级项目4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8篇,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线1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立项4门;

……

经管学院围绕学校“创大申博”中心工作,大力倡导“做事文化”和“成事精神”,切实统一思想,探索办学新路子。全院教师凝心聚力、勇挑重担,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肩负着“因材施教、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本着“将口号化成现实”的初心,在“创大申博”的关键年,经管学院为其强院梦不断奋斗,他们前进的脚步始终不停。(学生记者/张星雨 莫寒霜 蒲小云 陈祺 摄影/刘璋 责编/司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