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王巧林:11篇SCI成就研二“学霸

作者:张星雨 莫寒霜 罗唯哲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时间:2019年06月12日 16:15

 

本网讯(通讯员 张星雨 莫寒霜 罗唯哲) 湖南理工学院化工学院2017级研究生王巧林,作为一个在自己口里最为平常不过的女孩,她用实验填充自己的生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发表11篇SCI论文,让自己变得不再平凡。

2017年4月,考上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时,她说:“我是幸运的,在本科表现平平却还能继续留在理工学习。”

对于这份认为“幸运”的说辞,她的导师刘宇并不认同。当年寒假期间,独自一人的王巧林深夜还在实验室,一边看着秒表计时,一边记录着数据,还得兼顾观察试剂的变化,手冻得通红,额头上却冒出了汗珠。

“嘭!”门被寒门吹上,这可真是把她吓了一跳,字迹都有点扭曲。她忽然意识到,现在整个六楼只有她一个人在,对于一个身单力薄的小姑娘而言,这确实是个挑战。可实验正进行到关键时刻,再怎么害怕,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为了守护好她的这份勤奋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刘宇也延长了自己的下班时间。“她非常勤奋,只有周日休息半天,为了做实验寒暑假也被她压缩到只有不到半个月,那次一个人做实验她被吓到了,可那个寒假她却坚持到小年才回去。”

发表第一篇SCI论文时,她说:“我是幸福的,能有这样一位不厌其烦、悉心指导我的导师。”

“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每个研究生都是这样的,但是她到2017年年底实验技能差不多都学会了,包括发表论文准备材料方面,她平时会去自我拓展,学习能力进步得相当快。”对于这样一个优秀上进的学生,没有导师会不喜欢。

2018年8月,不得已放弃为之努力了一整个暑假的实验时,她说:“我还是庆幸的,至少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彻夜不眠过。”

在那个暑假,她为做一个把醇氧化成醛的进一步开环/环化反应的研究留在学校,“按道理是简单的,可产率怎么也上不去。”那么一个酷暑,在实验室的空调不幸罢工的情况下,热气笼罩地让人心烦气躁,而更让难过的是,迫于无奈之下,他们最终还是废弃了这个课题,开始重新寻找文献,忙碌了一整个夏天。没有外卖,只能去超市买俩面包,回去接着干了。说到这里,她还玩笑道:“这就是我发际线越来越高、体重越来越轻的原因。”

如今已是研二的她每年学业成绩都是第一,论文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实验的把控也越发成熟。除了一门心思地实验,她开始带起了本科生与研一的实验,导师也让她去尝试修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十篇论文,她都一一耐心修改。

“很严谨,很严厉,也很容易和她打成一片。”曾在王巧林的实验室待过一段时间的本科生陶欣这么评价她。平时,陶欣叫她“巧林姐”,因为她觉得叫“学姐”显得很生疏,“生疏了就不好交流,交流不好就没法完成研究任务”,这是王巧林的原话。陶欣在实验室一起做实验,偶尔也会有写论文的时候,会让王巧林帮着修改,有时候发过去请求修改的时间已经是深夜一二点,准备关闭电脑睡觉的时候,右下角通讯软件的图标“叮叮叮”地又闪了起来,一篇充满了批注的论文出现在他面前。“巧林姐其实就是典型的嘴硬心软”,采访中一直笑着夸赞这位“巧林姐”的陶欣这么评价道。

对于未来,王巧林还在仔细地考虑。她始终认为,在她短暂的人生路上,运气总是偏爱她,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可她不知,看似水到渠成的一切,都离不开平时被自己忽视的努力。

“硕士研究生发十几篇很少见,她才研二,一篇论文至少两个月,包括实验开始、准备论文、投稿 ,论文之间常有交叉,很多时候一篇未结束,一篇已经开始,几乎没有间断。她非常适合做科研,又很能沉得住心,到毕业估计能发15篇左右的论文。”研究生导师刘宇说。

网址链接:http://news.hnjy.com.cn/xydr/186403.j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责编/    初审/    终审/ )